随县第二中学介绍_EDUC高中网
教育
教育网
教育资讯教育政策中小学高考
学校大全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校
大学网
高校成人艺考考研就业留学大学排名
培训网
教育培训培训机构成人教育
英语网
英语学习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考试四六级雅思托福行业英语英语文化生活英语机构专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SITEMAP
学校简介随州市随县第二高级中学位于随州市随县下辖洪山镇。始建于1950年,系洪山县初级中学;1955年以后,学校先后更名为随县初级中学和随县洪山中学;1978年定名为随县第三中学,并被列为随县重点中学;撤县建市后,于1984年更名为随州市第三中学,被列为襄樊市十八所重点高中之一;地级随州市和曾都区建立后,学校更名为曾都区第三中学,2009年新随县成立后更名为随县第二高级中学。从办学至今,本校经历了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腾飞崛起三个历史时期。风雨半世纪,桃李遍神州,随县二中人扎根山区、默默耕耘、团结拼搏、无私奉献,他们用代代相传的“二中精神”为随县二中的历史书写了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学校历史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优秀毕业生,6000多名优秀学子从这里跨入了清华、北大、中国科大等各级各类高等学府。如今,他们中间很多人已成长为社会各界的栋梁之才。原中共中央办公厅机关工会主席黄大香(64届),中共中央办公厅网络中心主任黄景清(64届),湖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黄永生(64届),云南隆格兰园艺公司总载裴作斌(69届),卫生部国际援助公司司长刘永国(72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加林(79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付正义(80届),湖北教育学院副院长许帮官(81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卫东(81届),留美博士周新(90届)等都是随县二中骄子。进入新的世纪,本校不负全县人民的厚望,抢抓机遇,勇对挑战,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高考成绩连创辉煌。2000年613人参加高考,上一类156人,上省线456人;2001年771人参考,上一类180人,上省线556人;2002年866人参考,上省线668人,其中何店镇自费生唐杰以645分的优秀成绩考入三大名校之一的中国科技大学。2003年高考,本校学生刘号夺取曾都区理科状元,龚仕仙、黄为、赵万利、张家恩、孙立山五同学分别位居曾都区理科前一、二、三、四和并列第六位。曾都区理科前10名本校就占6人,同时,本校体育、艺术特色教学成绩显著,连续多年体育、美术生高考升学率位居全市前列,招飞工作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2年12月,本校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思路和力争在未来五年内把学校办成“队伍精良,管理严格,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市级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几年来,全校干群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学校各项工作一年一大步,年年新局面。如今,一所环境优、设施全、管理严、质量高、特色明的现代化的随州市随县二中已经形成。历史变革随县二中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南麓的洪山镇。始建于1950年,系洪山县初级中学;1955年以后,学校先后更名为随县初级中学和随县洪山中学;1978年定名为随县第三中学,并被列为随县重点中学;撤县建市后,于1984年更名为随州市第三中学,被列为襄樊市十八所重点高中之一;地级随州市和曾都区建立后,学校更名为曾都区第三中学,2009年新随县成立后更名为随县第二高级中学。学校规模现在学校占地面积45689m2,建筑面积34218m2。其中教师住宅楼5栋(11454m2),学生公寓三栋(8183m2),教学楼二栋(4068m2),科教楼一栋(3071m2),综合楼一栋(1373m2),学生食堂一个(3862m2),运动场一个,篮球场四个,羽毛球场两个,配有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电子图书室、校园宽带网、远程教育网、陈列室、艺术室、医务室、劳技室、电视节目制作室,并拟筹建电子备课室。学校藏书12万册(含电子图书室),各种设施设备齐全够用;教学、运动、生活、办公四区分开,学校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实现了园林化。学校师资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3156名,教职工154名,专任教师145名,其中高级教师67名,一级教师44名。他们中,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名。市人大代表1人,区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1人。获国家级、省、市、区各级表彰、奖励的教师165人次,学校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4岁,年龄结构合理,各学科教师配置协调,综合办学实力雄厚。 本校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在长期的学办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办学经验:重视德育、紧抓智育。严格管理,面向全体,整体推进,形成良好校风和办学声誉;降低成本,适应农村,为广大农家子弟驾起通往理想殿堂的天梯。三中注重因材施教,培优转差,形成了一套促使中等生快速成材的教学方法。03年学校被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先进学校称号,04年被区教育局授予教科研先进单位称号,05年被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工作及成绩一、办学目标明确,行为规范,效果显著该校坚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该校地处随南山区,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以中等生为主。多年来,我们立足这一实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该校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和育人模式,办学行为科学规范,办学效果显著。(一)深入人心的办学思想苏霍姆林斯曾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我们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积淀,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该校实情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办学思想体系。“一个思想”:即“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教师是关键,管理是保证”的办学基本指导思想。“两项目标”:即“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和“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的管理目标。“三三框架”:即构建“建三境——建设优美的物化环境,浓厚的文化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育三风——孕育朴实创新的校风,勤实创新的教风,踏实创新的学风;养三气——滋养学生的儒雅气,教师的学者气(校长的专家气),学校的学术气”的校风建设基本框架。“四级网络”:即建立“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备课组——教师·学生”四级教育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网络。“五字措施”:即“学——学政治理论,学教育公共理论、学学科专业理论,学现代教育技术,学先进模范人物;考——工作实绩考核和理论学习考试;研——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评——专家会诊评课和服务对象民主评议;赛——赛思想、赛作风、赛团结、赛干劲、赛实绩”的师资队伍建设五项措施。“六动方略”:即“目标启动,骨干带动,活动促动,科研推动,利益驱动,关心感动”的学校管理方略。 如何将这一整套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我们经过思考,又创造性的提出了“三让”的素质教育基本观点:“让每一个学生成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乐园”。“让每一个学生成功”这不是一句空话、大话,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对这一目标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求全校教师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都能成功的观念,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都得到应该得到的提高,不同个性都得到应该得到的健康发展,不同特长都得到应该得到的有效培养。“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新世纪对教育的呼唤。因为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学生是教师职业生命的细胞,是教师职业生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深入研究课堂,不断改革课堂,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状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才能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乐园”这是我们三中人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永恒追求。我们认为:首先要建立一种和谐、信任的教学、干群关系,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创造力得到培养,使学校成为展现师生个人价值的舞台。同时,建设浓厚的文化、科技、体育、艺术环境,使师生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文素质不断地增强。 办学理念决定着办学方向,办学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走势,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学校再也不能像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等、靠、要”,而应以产业的思维经营学校,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重视经济效益,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需要,把学校做大,做强。同时,“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校不能浮躁,不能唯利是图,教育不能变味,教师不能丢本。因此,我们把坚守“两心”作为新时期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足点。“两心”,即“寻常心”和“爱心”。“寻常心”,就是指学校必须遵循规律,包括遵循政治规律,遵循经济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须以寻常心办教育这一不寻常的事业。“爱心”就是任何时候都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为此,5年来,该校先后筹集30多万元,建立了“寒门学子成才的绿色通道”,帮助300多名贫困生完成了学业。(二)常用常新的育人模式“主动发展教育模式”是该校实践探索的一套富于创新、自成系统的育人模式。竞争和发展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该校以“主动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何谓“主动发展教育模式”?就是要全面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主动发展。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质,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面向21世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主体。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掘学生的才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才能让他们在全面学习中获得主动、充分、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是一个互促互动的过程,抓住了学生发展的这个根本,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学校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学校创造性地将德育工作融汇到主动发展教育模式中去,为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育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使学生在体验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学校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闪光点”、“校园之星”、“我成长我快乐”和“写成长日记”等专题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实践,识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良好作风。我们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希望之星”奖,受表扬嘉奖不再是学习尖子的专利,获奖的普及率超过一半。我们每学期都要对进步快的同学举行“希望之星”授奖仪式,强化他们主动发展的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形成“进步光荣,进步就是希望”的意识。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众多学生的自信心,也使每一位学生在主动参与德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内化为良好的品质。该校虽然地处山区,学校发展有很多不利因素,但是,我们从不妄自菲薄,而是以加倍努力迎接挑战。近年来,针对新的情况,该校教师在继承“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这一传统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研究性学习,借鉴“洋思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练”的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各学科全面推行“达标”教学。高三年级进行的“用研究学习的方法复习备考”、“‘专题+综合’快速提升学生能力”、“扬长作文”等教学方法,效果显著,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肯定。2005年该校历史教师吴华清承担的随州市“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历史教学与情感教育”顺利结题。这些举措也使入校时成绩平平的学生在高考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研究性学习”作为该校学生“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2003年,学校编集了《研究性学习论文集》,在随州市率先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结集成册。这本专著凝结着师生们的心血,收录了不少学生的研究报告,如《大洪山诗文的收集与整理》、《洪山罐头产业的发展前景》、《大洪山食用菌产业的利与弊》、《农村高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等等。 90年代,原襄凡师专校长雷氏祖曾带领一个课题组在该校进行了半个月的调研,把该校教师探索的以快速提高中等生学习成绩和以主动发展为特征的育人模式称之为神奇的“三中模式”。如今,这一“三中模式”在继承和创新中常用常新,内涵不断丰富,效果更加显著,也成为该校参与激烈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三)常抓不懈的“三风”建设该校始终注重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把“三风”建设作为“内抓管理促质量”的工作重心,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教风促学风,抓学风正校风”的工作思路,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三风”建设工作方法。在教风建设上,学校狠抓常规教学要求的检查落实,每月在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的情况进行普查的基础上,还要重点抽查,树立好坏典型,按月兑现奖惩,并在教师例会上公示。学校狠抓教学纪律,不仅有专职的考勤员,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堂堂必查,而且学校要求校级领导和值班干部必须每人每天抽查至少一节课的教学考勤,每班还安排有教师考勤学生记录员。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学校每月分年级召开一次教学反馈学生座谈会。2002年,学校进一步修定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分年级、分学科对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制度化。2003年,学校还专门请华师大的专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曾都三中学生评教细则》,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并将评教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学校还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风建设,如:每年都要组织“拜师认徒”活动,通过这种形式,让老教师们严谨的教风代代相传;在教师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崇尚师表,崇尚身教”的师德教育;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等等。为了加强学风建设,我们制定了“三定”措施,即每学期都要定学风建设责任人,定学风建设阶段性目标,定学风建设日程表,将学风建设作为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的首要工作,重点抓,经常抓。近几年来,教导处组织开展了“抓理想促学风”、“抓纪律促学风”、“抓典型促学风”、“抓考风促学风”、“抓德育促学风”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并通过集会、广播、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学风建设氛围。教导处每周要在行政例会上作学风建设的专题汇报,学校各处室、年级组也把学风建设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教风是根,学风是本;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必将带来纯正的校风。我们在抓教风、促学风的同时,也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校风”建设。平时,狠抓规范养成教育,设立师生监督岗,不断修订完善《随县二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砺志教育、感恩教育;利用《随县二中报》、《校园风》、《辉煌的随县二中》、《随县二中名师名生录》等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二中优良传统教育;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爱心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 如今,走进二中校园,时时处处可见学子们刻苦攻读的场面。同学之间、班级之间、不同年级之间明比暗赛争做学习标兵已蔚然成风。在随县二中,时时能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学者气、学生的儒雅气和学校的学术气。严谨的教风、勤实的学风、纯正的校风,已成为该校展示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亮丽风景,是该校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四)科学规范的办学行为1、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形成了以“政教处、团委——各年级组、团支部”为纵线和以“政教处——家长委员会——课外辅导组”为横线的德育管理立体体系,开创了人本德育、校本德育、文化德育的系统工程,并形成了“制度化、环境化、经常化、时代化”的德育“四化”特色。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系列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确定每个学年及年级的德育目标,并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逐步实施。如: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三爱”教育活动,学校安排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老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懂历史、知国情、看变化”,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充满爱心的人性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充分利用主题报告会国旗下的讲话、演讲会、辩论赛、征文比赛、电影欣赏等形式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良好群体形象,并长期与总参61413部队军民共建,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纪律教育。三年来,学生没有出现重大的违纪事件,学生的操行评定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2、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将面向少数拔尖学生的课堂教学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由对少数拨尖学生给予关注转向对大量普通学生给予重视。承认差别,开展异步教学,尊重个性,实施因材施教。学校多年来一直不分快慢班,不办重点班。学校制定了培优转差计划,并且以“一助一”的形式落实,效果很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意见,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制定制度,强化措施,向45分钟要质量。三年来。高考上省线率分别是为82.9%、84.1%、92.3%,03届毕业生中,区理科一、二、三名,文科第二名均在该校,04届区理科第二名出在该校。毕业生毕业率达98.5%,各年级学生在参加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共有169人获省市区奖励。 3、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尤其注意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强化强身健体意识,坚持一年一次运动会,国庆、元旦文艺庆祝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区卫生防疫部门组织的体检中,该校学生眼近视率仅13%,从没出现群发性流行病或传染病。该校学生参加市中学生体运会获团体第一名一次。三年来在招飞工作中,该校共有12名学生身体合格,进入政审。学生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或绘画、摄影作品共42件,体育、艺术高考合格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03年,该校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大洪山旅游的文化资料开发、三里岗食用菌开发与资源的保护、洪山罐头产业与环境污染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写出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其中14篇获市级奖励。 4、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招生“三限”政策,杜绝了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乱招生现象。规范了办学行为,深受上级领导及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该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受到随州人广泛赞誉的“二中现象”、“二中精神”、“二中模式”就是这一特色的具体体现。二、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教师队伍德才兼备有人戏称我们二中不仅是优秀学生的摇篮,也是优秀教师的摇篮。几十年来,三中的教师连年被成批地抽调去充实市区高中干部教师队伍,但是,我们三中并没有因此师资水平下降,而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究其原因,是我们三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成效显著的干部教师培养方式,这是我们三中名师层出不穷的秘诀,也是我们三中质量立校、一路辉煌的法宝。(一)建设一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1、学校领导体制健全,机构设置合理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平均年龄39.6岁,年龄结构合理,职数适当。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学校管理渠道畅通,党、政、工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管理有条不紊。校长掌权不独断,用权不单干,监督不反感。党总支保证校长政令的畅通,支持不包办、参与不揽权、监督不旁观。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参与权得到了保障,教代会制度落实,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商讨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校务公开落实好,重大问题实行了公示制。2、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不搞终身制 学校对中层干部实行“自我推荐,竞争上岗,群众评议,择优聘任”的选拔方式。2002年至今,学校进行了两次干部竞聘活动。自愿报名参加竞职的教师达68名,经过评议打分,群众投票、公示,择选了15人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群众反映很好,这些干部学历达标率100%,平均年龄为32岁,结构合理,专业互补,勤奋工作,有较好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深得教师信赖。(二)大力宏扬“二中精神”,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我们二中教师的“高度敬业、紧密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口皆碑,而且代代相传。在我们三中,年轻的教师由衷敬重年长的教师,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年长的教师热心帮助年轻的教师,毫不保留地传经送宝。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拜师认徒”仪式,每学期都要举行“师徒座谈会”,每月要分教研组开展“师徒研讨会”。学校还为历年的师徒建立了档案,制定了鼓励师徒教学相长的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还十分重视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每学期都要评选“明星组”,并为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活动提供优越的条件。2004年,该校语文教研组集体到外地名校学习3次,邀请武汉、黄冈等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到学校作报告2场;语文教研组组织全校学生作文竞赛、朗诵竞赛、古诗词背诵竞赛3次。承担市级以上教研课题1个,选派青年语文教师外出学习达18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富有成效,学校让青年教师一开始就进入状态,给任务、压担子,每月一次的汇报课既是青年教师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是他们成长历程的见证。为了备好课,有的老师对着空教室自己讲,有的主动请骨干教师指点。为了让新调入教师队伍的年轻人和后调入学校的教师尽快适应三中的教学模式,学校还组织编写了《二中教师培训手册》,创办了《二中教研》。我们也十分重视老教师的观念更新,在每月的师徒研讨会上,师徒都要围绕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实现年轻教师和老教师优势的互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只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卓越的人才。我们做出严格的规定:参加工作3年之内的新教师每月讲一次汇报课;参加工作5年内的教师和新调入3年内的教师每学期上两节研究课,参加一次业务能力笔试;享受学校骨干教师津贴的教师每月必须讲一节示范课,并制定政策鼓励教师随堂听课。如今,在我们三中,青年教师主动邀请骨干教师听评自己的课、主动听骨干教师的课已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我们还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方法,如:在每次例会上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讲座,在校园网上创办“三中教师在线”等。我们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在学校已形成风气。学校每学期都减免困难学生学费,每年享受学校减免和资助的学生达10%以上,像罗华梅等十多名同学,连续三年享受学校资助,现已考上大学,还有刘晓虎等数十名同学,仍在不间断地享受学校资助,三年来,学校共减免和资助贫困学生各种费用,累计达30余万元。教师自发资助贫困生,给贫困生送温暖,在去年组织的一次捐款活动中,教师捐赠现金、物品合计价值3万多元。几年来,教师的师德违纪率为零,业务水平也大幅提高。仅2005年,该校教师一年内发表论文就达52篇,在市区论文大赛中获奖16篇。涌现出了像蒋小明、郭双、张东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三、管理科学规范,运转灵活高效现代教育离不开科学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管理创佳绩,为了实现“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的管理目标,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做到了以下6点:(一)管理体制完善。建立了“分级管理,分层负责,对口领导,集中指挥”的工作管理体制。实行“包年级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的垂直管理和“分管校长——责任处室——班级”的横向管理模式,管理不留空档,每月对其工作进行一次考评,记录在案,作为对干部和班级的考核依据。(二)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学校各项工作期初有计划,期终有总结,中途有考评。例如对常规教学的管理,除狠抓备、教、批、辅、考、评各个环节外,还提出了优化管理模式。如对教师层面:一周听一节课,一个月一次集体备课,一学期上一节公开课,一学年撰写一篇论文;教学干部层面:每人分管一个年级,建设一个学科,主持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学校管理层面:一月举行一次教学例会,一学期组织两次日常教学评比,一学期组织一次主题展示课,一学年举办一次论文发布会。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教学大检查,随时监控和督导。(三)严格兑现制度,不讲情面。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那么这所学校基本就完了。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学校态度坚决,严格按制度兑现奖惩。现在,已基本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四)狠抓食堂管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校园、校舍、装备、水电的建、购、管、用制度健全,定人定责,台帐清楚,检查维护记录详尽,建立并落实了公物损坏赔偿制度。对后勤职工实行持证上岗,物品采购实行“阳光操作”,食品安全实行层层把关。学校坚持每月对各作业组进行民主考核,把学生评价与平时抽查结合起来,一月一公布,并长期设置“学生服务台”,随时为学生解决困难,深受上级领导和学生的好评。(五)注重安全教育与防范。学校长期坚持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进教材、进课堂、进人心,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不少于四次,每月安全排查不少于一次,记载详细,整改到位。并编写了安全教育手册,坚持出安全教育的专刊、黑板报,悬挂安全教育的标语,与家长签定安全教育的协议,使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学校成立了保安部,制定了内保制度、夜间巡查制度、出入登记制度、责任事故追究制度。由于管理严格,措施到位,近几年,三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师生生活安定。学校发展前景发展是硬道理,今天的三中已看不到过去的影子,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学校的创建始于1999年,在政府没有增加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三中历任领导班子坚持吃饭与建设兼顾的原则,自筹资金一千二百余万元,扩建校园,建设教学用房,改建运动场,修建中心广场,开通校园宽带网,配套运动设施,增添教学设备,并在全区率先开通了“班班通”,真正实现了“电教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开拓了师生视野,改善了师生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一座园林式农村高中已经形成。参考资料

TAG:湖北高中
文章链接:https://www.9educ.com/gaozhong/281694/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黄冈小桥中学
基本内容在万里长江中下段北岸,巍巍大别山余脉南麓,坐落着一所独具特色的初级中学——武穴市小桥中学
2024-05-14 14:22:08
宜昌三峡高级中学
宜昌三峡高级中学 , 地址:宜昌小溪塔镇东湖路3号 , 电话:07177892026。 我校近阶
2024-05-13 11:21:54
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学
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学 , 地址:十堰蒋家堰镇蒋家堰村。 全校教师以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为己任,专心研
2024-05-12 14:57:26
丹江口盐池河中学
丹江口盐池河中学 , 地址:十堰盐池河镇。 我校近阶段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024-05-11 11:53:40
宜昌金东方学校
宜昌金东方学校 ,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绵羊山路1号 , 电话:0717-6721310。 学生在
2024-05-08 10:25:24
教育本站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请勿转载与分享,如有内容和图片有误或者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植物宠物美食直播原油期货财经金融知识攻略主播明星娱乐玩家球星游戏动漫综艺电视电影品牌篮球足球体育汽车网红穿搭时尚 球鞋问答潮流酒店世界旅行旅游美容英语培训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