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竟在悄悄 “大变身”!想知道是如何在速度、力度、高度上发力的吗?这篇文章将带你一探究竟,从政策举措到学校实践,全方位解读科学教育的新变化!
家人们,双减政策大家都不陌生吧!本以为只是给孩子们的学业“松松绑”,没想到还带来了科学教育的大变革,这波操作真的太让人惊喜啦!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到底是怎么“加”出速度、力度和高度的!
你能想象吗?这两年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文件那是一个接一个,出台速度快得像坐火箭🚀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这阵仗,就像是一场大型的科学教育总动员!各部门分工明确,有的牵总头抓协调,有的负责宣传发动,还有的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 ,瞬间就搭建起了“大科学教育”格局。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从制定课程标准到加强师资培养,每一步都在飞速推进。比如发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像给科学课装上了精准的导航,让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
政策有了,各地的行动更是雷厉风行!安徽省开展科学教育调查,把现状摸得透透的,然后印发实施方案,细化出20条具体举措,这认真劲儿,就差没把“重视科学教育”写在脸上啦!广东省广州市十六部门联合,还向全社会征集人才,组建科学教育专家库,这是要把科学教育的资源都整合起来,火力全开啊!还有天津市河西区各中小学,直接把科创类主题课程、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等特色项目列入学生课后服务选课“菜单”,让孩子们在课后也能尽情探索科学的奥秘 ,这力度,谁看了不说一句“牛”!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科学教育的成果那也是相当亮眼!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这可是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这说明咱中国推动理工科教育发展的成效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高度,直接“封神”!再看看国内,全国已有87.3%的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孩子们的科学梦想被一个个点燃。而且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各地都探索出了新路径。比如北京市门头沟区研发京西研学路线100余条,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知识;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洋口镇中心小学推行“人人都是科技教师”理念,这简直是要把科学教育的氛围拉满!
家人们,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在这样的趋势下,未来的科学教育会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大家对科学教育还有什么看法或者期待呢?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