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介绍_EDUC大学网
教育
教育网
教育资讯教育政策中小学高考
学校大全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校
大学网
高校成人艺考考研就业留学大学排名
培训网
教育培训培训机构成人教育
英语网
英语学习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考试四六级雅思托福行业英语英语文化生活英语机构专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SITEMAP
教育大学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介绍

2024-06-02 发布 | 浙江 | 舟山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浙江农林大学坐落于杭州市西郊,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十佳可持续发展城市”之美誉的临安古城,是浙江最早创办的高等学府,是浙江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的校徽以绿色为主色调,由“浙江农林大学”中英文字样、银杏叶、建校年份(1958)三部分组成。采用绿色和银杏叶寓意学校以农林为特色,以培养绿色科技人才、服务现代农业、致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校园按照“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规划与建设。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是一座集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校园。2010年10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共同批准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历史沿革浙江农林大学风景1958年,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创办一所高等林业院校,定名“天目林学院”。当年6月,以省林业厅为主,建德地委抽调党政干部,一批知名教授和留学归国学者共同参与筹建。当时确定专业设置为林业、木材采伐与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和林产化学加工工艺专业。招生规模400名。1959年7月,省委、省人委决定,温州林学院与天目林学院合并。1960年2月,省委决定,浙江农学院、天目林学院、舟山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1962年2月,省委决定,天目林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划出,归省教育厅领导,党委工作归省高校党委领导。原属省农科院领导的林科所划归省林业厅和天目林学院双重领导。1966年9月,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天目林学院”改名为“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省革委会决定浙江林学院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8年4月,省革委会决定,浙江农业大学林学系改为浙江农业大学天目分校。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浙江林学院。设林学、林业特产专业,学生规模1000人。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浙江林学院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7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浙江林学院由省林业厅主管改由省教委主管。1997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对该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9年5月,学院制订了《浙江林学院十年改革和发展纲要》。浙江农林大学风景2000年12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浙江林学院扩建工程选址临安市锦城镇镇北,按远期建设15000在校生规模设计,总规划用地124.4万平方米(1866亩),总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实施。2001年5月,新校区校园总体规划方案通过评审。规划创建功能分区合理的校园总体布局和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及自然环境于一体,校园文化气氛浓郁的开放型、旅游型、现代化的绿色大学。6月6日,新校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10月8日,一期工程竣工启用。2003年,学院出台《浙江林学院学校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3-2020)》。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五届第四次会议于1月18号开始在广西南宁广西艺术学院行。1月20日下午举行的议程是针对本科高校升格更名为大学进行投票,浙江林学院高票获通过,正式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6月6日,浙江林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这也是浙江省唯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长吕祖善分别发来贺信。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为学校揭牌,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出席揭牌庆典大会。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申报的“竹资源与高效利用人才培养项目”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这标志着浙江农林大学已具有博士生招生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为林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学校现有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5个。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4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4个,涉及理、工、文、管、农、经、法、医、艺术九大学科门类。设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林学、园艺、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本科专业3个(园林、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拥有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的原则,在全国确定少数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高校,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博士、硕士项目”试点工作。高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求,扎实开展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经学校申报,国家和省相关行业或部门论证,省学位委员会推荐。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全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1所高校188个项目申报。最终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所高校的35个项目通过评审,通过率为18.6%。有6所高校(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的7个申报项目,3个项目通过评审,分别是:浙江农林大学“竹资源与高效利用”、杭州师范大学“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浙江财经学院“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人才培养项目,通过率为42.9%,通过数仅次于北京、山东,位列全国第三。这意味着浙江农林大学的博士点将取得零的突破!林学(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浙江农林大学风景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2.森林培育学科(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4.森林保护学(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5.森林经理学(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学(省一级重点学科)生态学(省一级重点学科)园艺学(省一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省二级重点学科)土壤学(省二级重点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省二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省二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省二级重点学科)研究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风景近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5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4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00余篇。《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超过1.0,入选浙江期刊方阵工程精优型期刊群。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后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林学(2012)林业工程(2005)生物学、建筑学、农业资源利用、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设计学 (2011)。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立项,2012年底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正式命名)。注:浙江省第1所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省属高校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获批)浙江农林大学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三大品牌: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点评:实现了浙江省属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也使浙江农林大学成为我国木质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中心。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亚热带森林培育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点评:实现了我国林业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标志着浙江省亚热带森林培育研究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点评:浙江农林大学成为浙江省继西溪湿地之后第二个获此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风景亚热带森林培育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第3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省属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竹业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第7所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省属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1、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2、 浙江省森林碳汇研究重点实验室3、 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4、 浙江省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5、 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6、 浙江省林业生物质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人才。聘请长期外籍专家43名,长期外籍语言教师50名驻该校任教。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学校的机构设置大致可分为三大系统:浙江农林大学风景教学单位(二级学院):包括集贤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资源学院,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艺术设计、人文·茶文化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军训部等。党群系统:包括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办公室、学工部、学校工会、学校团委等。行政系统:包括校长办公室、监察室、审计处、学生处、人事处、教务处、设备管理处、科技处、研究生部、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基本建设处、产业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教育发展中心、现代教育中心、图书馆、产业后勤集团公司等。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筹)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人文·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农林干部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体育军训部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校区)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高级职称470余人(高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以及教授、副教授级高工等)。共享院士2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省政府特聘教授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分一二三层次)培养计划7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人;硕士生导师230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教新秀等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张齐生张齐生院士,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浙江省淳安县人,中共党员,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专家。1961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完成的“铅笔板新工艺研究”,对我国铅笔工业中铅笔板生产工艺进行了重大改革,82年获天津市优秀成果一等奖,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主持完成的“竹材胶合板的研究与推广”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竹材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98年获第二届亿利达科技奖。“落叶松的完成单宁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杨木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改进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发明专利95年获中国专利创造金奖,1996年、2006年两度荣获江苏优秀十佳专利发明人。出版专(译)著8本,主要代表作有胶合板生产技术问题解答、竹材工业化利用、中国竹工艺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是国家林业局科技委委员、中国竹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副理事长,是我国和世界竹材加工利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王明庥 院士,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及森林培育省级重点学科学术顾问。1962年莫斯科森林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1984-1993年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第五、六届常务理事、第七届副理事长,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林业专业评委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科技委员会常委。主持《平原区速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美洲黑杨胶合板材纸浆材品种选育》等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和国务院的表彰奖励。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主编教材和出版专著4本,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由于他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学科优秀学科带头人。牛瑞延教授(1912—1982),福建崇安县人,193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赴日本留学。先后任福建农学院、英式大学教授,华中农学院、南京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教授,教务科研处处长。长期从事森林经理的教学科研工作。林刚教授(1891—1979),浙江平阳人,1921年金陵大学毕业。先后任林业部广西油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湖北农学院教授、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浙江林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经济林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经济林科研的开拓者。著有《油桐十年实验纪要》、《浙江省乌桕品种的优良单株选择调查研究》。徐明教授(1905—1975),浙江嘉兴人,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北京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林木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朱大猷教授(1901—1968),安徽无为县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先后任浙江大学讲师,金陵大学副教授、教授、南京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森林经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郑止善教授(1913--1990),江苏武进人,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俄勒岗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浙江大学、东北林学院、浙江农学院副教授,浙江林学院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领导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历任党委书记姓名任期备注耿启明1959年7月---1978年7月徐炳全1978年7月---1984年2月赵学廉1984年2月---1988年1月施社模1988年1月---1988年8月主持工作方心一1988年8月---1990年10月主持工作林华刚1990年10月---1992年10月主持工作林华刚1992年10月---1998年8月陈敬佑1998年8月---2009年9月汤勇2009年9月---2010年6月副书记,主持工作宣勇2010年6月---至今历任校长姓名任期备注耿启明1959年7月---1960年11月赵雨农1960年11月---1978年7月王宪恩1978年7月---1984年2月戎文治1984年7月---1987年1月代校长刘茂春1987年1月---1988年9月主持工作刘茂春1988年9月---1990年10月忻士文1990年10月---1991年6月主持工作忻士文1991年6月---1992年9月代校长田荆祥1992年9月---1998年8月方志刚1998年8月---2000年7月主持工作张齐生2000年7月---2008年12月张齐生2008年12月—至今名誉校长周国模2008年12月—至今知名校友1.中科院博士生导师:李春阳浙江农林大学风景李春阳,男,1967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89年在浙江农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工作3年,1994年赴芬兰留学。1998年获赫尔辛基大学建校350周年青年研究奖。1999年10月在赫尔辛基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2002年2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持植物生态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主要从事木本植物的生态、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2.知名学者:王传宽1983.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学士1989.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硕士2002.威斯康星大学生物统计学(Biometry)硕士2002.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林学博士职称或头衔: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 生态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网站 -帽儿山生态定位站站长3.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滕元新2005年,浙江农林大学优秀校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滕元新博士受聘担任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滕元新博士1982年从原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林学院工作。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获博士学位,期间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林科院担任树木营养专家。以后相继在加拿大国家自然资源部任森林生态及树木营养专家,在多伦多大学任博士后。现主要从事森林生态与树木营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在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专题报道和论文。4.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金昌李金昌,诸暨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现任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先进工作者”,“省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二届)“绍兴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李金昌同志长期从事林业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是我国著名板栗品种“毛板红”的主要选育者,要林业工作中成绩显著,先后获得9项科技成果,13次获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加编写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5.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金川金川,男,研究员,浙江永嘉人。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系经济林专业。现任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青年科技专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亚热带作物通讯》主编。先后主持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等4项、省级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项目3项、温州市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4项;主持的2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著作《中国丛生竹》、《绿竹》,发表学术论文45篇。被评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工程”新世纪培养人才,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温州市“551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6. 庆元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廖永平廖永平,男,工程师,浙江云和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二十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林业第一线,曾任云和县林场场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营林公司经理、林业局副局长、局长等职,现任庆元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郑勇平,男,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开化人。1981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调往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后任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站长,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兼任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及全国盆花分会副会长、浙江省花卉协会秘书长、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和2005年两次当选为“中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当选“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郑勇平于2000年创办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短短六年间,森禾已被誉为“中国花卉园艺产业的领跑者”和“中国民族花卉产业的旗手”。郑勇平董事长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称号。会上,郑勇平作为唯一一位企业界获奖代表作了发言。他说,森禾从机制、投入、项目、渠道等方面入手,定位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作方向,创新品种、革新流程、提升技术含量,开发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8.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花卉开发中心主任:林霞林霞,女,副研究员,浙江台州临海人。1993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系经济林专业。现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花卉开发中心主任,浙江省盆花协会理事,温州花卉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151工程”、温州市“551工程”新世纪培养人才。2003年获“温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5年获“温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农科院创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9.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花卉销售中心副总经理:王宗标王宗标,男,浙江松阳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专业。现任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花卉销售中心副总经理,负责花卉产品的组织和销售。他于2000年2月加入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探索总结出了目前国内最先进和实用的穴盘苗育苗技术。2001年底,他参与研究培养的森禾仙客来品质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一举夺得“花王”奖杯。2002年2月,担任浙江森禾种业杭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成为该企业最年青的中层干部。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10.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1961年4月生,男,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专业,1987年获农学硕士学位。浙江省重点学科(B类)-森林经理学科带头人,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4项。主持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退化林地改造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手段综合研究”分获1999年度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浙江省“九五”重点项目“集体林区森林经理应用技术体系研究”获200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浙江开化县杉木人工林经营技术研究”获199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研究”获2002年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分别于2004年和1993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先后在《林业科学》、《自然资源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New Forest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出版科技专著1部。199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被确定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7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00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程渭山浙江省农业厅厅长,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陈铁雄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现任浙江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3.徐培金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4.傅宾领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5.方 伟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6.张立钦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7.严承高 国家林业局规划院 处长8.蓝晓光浙江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浙江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9.陈勤娟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 副局长10.汤社平 宁波市林业局 局长11.潘孝政乐清市人民政府 市长12.朱国平嘉兴市农业经济局林业处 处长13.陈土根 湖州市林业局 副书记、副局长14.方培根 绍兴市建设管理局 局长15.朱志泉 浙江省农业厅 副厅长16 洪庆华 建德市人民政府 市长17.邢小方 青海省科技厅 副厅长18.张大木 磐安县卫生局 局长19.郑国华 龙游县科技局 局长20.陈勇智 开化县粮食局 局长21高金华 青田县建设局 局长22廖永平 云和县林业局 局长23潘水松 庆云县工商局 局长24张长山 龙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25林继平 温岭市发展计划局 局长26桂吉庆 德清县水利局 局长27邱海华 洞头县财政局 局长28季昌丰 文成县农业局 局长29林志平 苍南县林业局 局长30沈振建 南浔区委宣传部 部长31周维亮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32张国斌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33陈新华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化传统浙江农林大学风景词:王旭烽 曲:周斌钱塘澎湃,天目巍然,桃李不语,桃李不语东湖畔,松风竹节养育我们情怀,风华正茂恰少年,恰少年。同学啊,同学少年,青春作伴莫等闲,华夏栋梁材我辈争先,自强不息天行健。同学啊,同学少年,春华秋实我们奉献,奋发奋发,奋发超越,自强不息天行健。同学啊,同学少年,春华秋实我们奉献,奋发奋发,奋发超越,自强不息天行健。文理通观,东西博采,银杏参天,银杏参天集群贤,求索无疆我们笃行致远,浙江农林大学风景薪火传承不舍昼夜,不舍昼夜。同学啊,同学少年,青春作伴莫等闲,华夏栋梁材我辈争先,自强不息天行健。同学啊,同学少年,春华秋实我们奉献,奋发奋发,奋发超越,自强不息天行健。同学啊,同学少年,春华秋实我们奉献,奋发奋发,奋发超越,自强不息天行健。学校排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2013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227位浙江省属本科高校 11位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 31位 浙江省属本科高校 第3位2011年中国大学科技奖排行榜 85位 浙江省属本科高校 第5位2011年新增本科专业浙江农林大学080901测绘工程四年工学浙江农林大学081407W食品质量与安全四年工学相关信息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始于1987 年,当年学校在教务处设立函授部,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993年学校决定由原来的“浙江林学院教务处函授部”更名为“浙江林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部”,简称“成教部”,仍隶属教务处。1996年通过了由原省教委组织的专家评估对浙江农林大学函授教育评估。1998年成教部从教务处分离,直属学校领导。2000年成立“浙江林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同年浙江省林业干部学校并入浙江林学院。2005年“浙江林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浙江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林学院林业干部学校”更名为“浙江林学院林业干部管理学院”。2010年“浙江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林学院林业干部管理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农林干部管理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已形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自考助学和培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较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报考条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的在职从业人员、高中毕业生和社会其他人员均可报考专科各专业。报考专升本的,必须是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本科)毕业生。学校规划到2020年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国内知名:名教授、名校友、名学科、名成果、名事件、名校园等是大学声誉的标志。其内涵则体现在学校核心竞争力:在不同学科领域,拥有若干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甚至是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拥有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拥有若干走在国内前沿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的智囊人物。生态性:一是表明了浙江农林大学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办学使命与学科专业属性;二是指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三是指开放的、竞争的、和谐的、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创业型:其内涵表现在学校办学精神上,强调传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学校组织与管理上,强调组织对外部关系的反应性、适应性,注重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强调知识生产的效率,注重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生态化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社会服务上,强调面向“三农”,服务浙江,注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相关新闻周国模走访学生寝室2014年1月28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校长周国模亲切看望慰问寒假留校学生,并通过走访寝室、共享团圆饭等活动,为他们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和学校的关怀。 周国模一行先后走访了东湖校区A1和B10学生寝室,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周国模仔细询问同学们留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详细了解同学们的假期安排和对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及住宿条件的意见和建议。他勉励同学们科学规划寒假时间,既要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又要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利用好假期,加强学习,为下学期的学业打下良好基础。周国模还嘱咐同学们注意春节期间的安全、保重身体,要多和家长联系,并通过他们向家长们问好。 当日中午,周国模还来到东湖食堂,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团圆年夜饭,共迎马年新春。东湖食堂一楼大厅暖意洋洋,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周国模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全体留校学生拜年,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祝愿学校明天更美好。席间,周国模还走到同学们当中,与大家一一碰杯,互致新春祝福。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栏目列表 基本信息 学校简介 学校点评 公交地图 ads_side1(); 舟山热门大学1舟山广播电视大学2舟山城市大学3舟山山学院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5舟山航海学校6舟山城大学7浙江大学海洋学院8浙江财经大学9舟山科学技术学院10舟山八一学院 ads_side2(); 最新加入的舟山大学1浙江财经大学2浙江大学海洋学院3浙江大学舟山校区4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5浙江海洋大学6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7浙江海洋学院高等技术学院8浙江职业专修学院舟山东路校区9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10舟山城市大学 about(); 舟山幼儿园 按地区: 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舟山小学 按地区: 定海区岱山县普陀区 舟山初中 按地区: 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 舟山高中 按地区: 定海区普陀区嵊泗县岱山县 舟山大学 按地区: 普陀区定海区 舟山成人教育 按地区: 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 float_bar();

TAG:浙江大学
文章链接:https://www.9educ.com/daxue/147773/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温州大学国际合作学院
温州大学国际合作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按照“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办学”的模式开展办学,承担
2024-05-28 09:26:17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常山学院
常山电大,创办于1979年6月,常山电视中专创办于1988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学。2006
2024-05-06 18:39:10
温州华侨大学
2013年3月5日温州市委、市府办已正式发文,宣布筹建温州华侨大学。“两办”在文件中说,创办温州
2024-03-17 17:35:03
上海财经大学学院
办学条件上海财经大学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
2024-03-15 13:25:25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是一所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
2024-03-12 11:10:06
教育本站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请勿转载与分享,如有内容和图片有误或者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考研留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化妆品整形问答价格减肥美妆美容心理中药咨询医院养生知识健康景点景区酒店旅行旅游问题排名品牌期货原油培训大学听力口语语法托福雅思外教英语高考学校教育母婴美食植物宠物手机数码生活百科球星主播导演明星动漫综艺电视剧电影潮牌篮球足球体育游戏穿搭时尚球鞋潮流影视娱乐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