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减” 政策背景下,新课改的方向聚焦于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理念更新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更多地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改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路径。比如,在艺术课程中,除了常规的音乐、美术课,还可以开设陶艺、手工编织、戏剧表演等多种特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
素养导向
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以数学学科为例,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和解题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教师会通过实际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家庭水电费、规划旅行路线中的费用计算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
跨学科素养的融合也成为重点。例如,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可能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的表达能力、科学的探究方法、信息技术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等来完成一个关于 “城市环境保护” 的项目,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优化
精选内容,减轻负担
“双减” 要求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筛选。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要去除那些繁琐、重复、低效的内容。例如,在历史课程中,精简一些过于细碎的历史事件细节,突出重点历史时期的核心特征和重大事件,让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避免学生陷入大量琐碎知识的记忆中。
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在物理课程中,更加注重基础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如家庭电路的原理、汽
车行驶中的物理现象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融入多元文化和生活元素
课程内容要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在语文教材中增加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外国优秀文学翻译作品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在音乐课程中,引入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生物课程中,结合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垃圾分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参与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三、教学方法创新
情境教学法的广泛应用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如热带雨林、沙漠、冰川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的特点。在
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如模拟餐厅点餐、机场候机等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提出 “如何去除铁锈” 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主题,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动手实践、展示成果等环节完成学习任务。以 “设计一个校园绿色花园” 为例,学生需要综合运用
植物学、美学、工程学等知识进行花园的规划、植物的选择和种植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共同完成项目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评价体系改革
综合评价取代单一成绩评价
改变过去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除了学业成绩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例如,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记录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等内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在艺术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阐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进行互评,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评价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
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习日志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每次作文的草稿、修改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指导,而不是只看最终的作文成品。同时,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也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TAG:
教育 |
中小学文章链接:https://www.9educ.com/zhongxiao/129567.html